|
我们在研究营销的时候,永远不能忽视的一门学问是:用户心理。用户凭什么会选择一款新产品、你说什么话能最快暗示用户选择你的产品?这也是一门情商学。
' b4 K2 y! r0 P* ^/ R) g9 ?+ g0 B/ }7 _- l' J( g8 z2 Z
& |- j/ T+ W0 s 一个生活中的例子:公司需要策划一个小节目,策划者向各部门“要人”的时候,积极参与者甚少,策划者找到了公司颇有威望的人物A,希望能得到帮助,A的方式很简单:设定参与者条件,比如个子要高、模样要姣好、音色还不能差,最后参与小节目的人有额外奖品附送。然后带着这份“要求”去各个部门寻人去了,只找符合条件的人,稍微加以劝说,这节目的参与者就成功组织好了。
( l5 @" N$ r; O4 e/ [
! d! B$ s( e- l1 {' S5 o& S I3 C8 k* i6 W/ T. i/ |
毫无门槛地向各大部门要人有点“谁参与都可以,来凑个数就行”的意思,在这种条件下参与节目看起来毫无益处,响应者自然寥寥无几。给出一定门槛“个子高、模样好、音色好”、再配合点礼物附送后,这件事就变成了“自身有较好的条件才能参加”、“参与者有奖励”,既让参与者得到了心理上的殊荣感,还能得到切实的利益。
1 I/ |3 F5 [% O7 `* f 做营销的,常常就在这巧妙的“转变思路”之间。$ Y# z3 Z5 Q# N- r/ \1 P2 o, K
第一,免费
. J' s# H" A9 K# S8 s 让用户从别的产品转向你的最好方式是“免费”,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免费营销被做烂了,但人们仍然还是会对免费的东西少有抵抗力。# G B7 D+ j# J8 p! F b
另一方面,真正懂得免费营销精髓的人绝不会在免费产品上下“假药”,这是决定用户对你第一印象的关键,给自然只给最好的。
* S# s6 h2 d+ @8 c# l7 i 第二,好用
; Z. Z. W+ O0 A K 经过第一层、较为拙劣的吸引手段后,还有一种吸引力叫“好用”,产品的保质保量、以及独有的特色,再加上这产品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方便,等等任何对比于行业内其他产品的“好”,都能决定用户是否选择你。, w) Z1 {. U- w: N3 T
第三,限量
) P) i1 ]# f; C0 n. H 说到这里,我们最熟悉的是小米的饥饿营销,比如说你做活动要送个什么东西,人人都有自然是一个不错的营销主意,但势必不会比“消费满500送某某有名公仔”来得更有效,再或是前一百名免费得使用装……这些简单的“限制”规矩,都会给用户一种心理暗示: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获得我的优惠,而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优惠加分的。
7 x9 S* y2 F% k 第四,品牌: ?7 b6 i7 u8 f9 X0 c
很多高端的品牌确实质量好、也走在时尚的最前沿,但非得说它的价值应该没有几个能匹配得上它的售卖价格的,问题是,大家仍然爱买它们!原因很简单,这品牌就代表着“高端”、代表着“生活有质感”啊,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起的作用,把此道理运用在较平常的品牌上,我们可以这样:同样的价格我的口碑、名气都更好,而且质量也比其他品牌好或者是相差不大,这时候大家自然而然选择的是“品牌度高”的产品。. r% ~! f, r5 B) D
7 i) u: l+ y9 J+ ^. V8 {6 E( m
|
|